论坛   报刊亭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
返回列表
查看: 892|回复: 0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

[复制链接]

经验:
506 点

金币:
35362 枚

主题:
11652

我的勋章
掌上曲靖 发表于 2018-9-18 15: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及竹制品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竹编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1.jpg



雨碌乡有着丰富的竹子资源,在座江、马桑坝等村委会有着近千亩的竹林,竹子质量上乘,当地群众很多都具有编竹为器的手艺,但大多仅限于编织传统的簸箕、背篓等生产生活用品,经济效益十分低下。雨碌乡积极搭平台、邀名师、扩销路,努力将竹编工艺品走向商品化、艺术化、市场化。
千亩竹林凝为宝
在雨碌乡的牛栏江畔座江、马桑坝等村布着近千亩品相优良的竹子,在农户的庭前屋后、田边地头都生长着众多的竹子,碧绿的竹林蔚为壮观。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2.jpg




丰富的竹子资源并未为当地群众带来多少经济收入,在过去竹子都是成捆论斤的售卖,每棵竹子售价1块钱,而且大部分竹子还无路可售,只能沦落为柴火。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3.jpg




部分有竹编手艺的人将竹子编织为背篓、簸箕等生产生活用品,满足自家使用的同时拉到周边集市售卖,每个背篓售价20至30元,每天可编织2个背篓,产品出来了可销路却很差,特别是农村人口大量外出之后,对传统竹制品的需求就更低了,往往“满载而去”又“满载而归”,有时几天卖不出去一个。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4.jpg




自2017年开始,雨碌乡便举办竹编工艺培训班,先后近百人学到了新的编织技艺,编织产品越来越丰富,大家逐渐意识到竹子的新价值。
名师倾囊传经宝
“这个横向的篾丝为纬篾,纵向的为经篾,这个就是大家常见的经纬编织法。好的竹器源于好的竹子更源于细致的削篾,篾丝一定要柔而有筋、光滑无刺,辅以熟练的手法这样才能编制出上好的竹器”,李加云老师细心地说。
李加云老师是世界级竹编大师八木泽正嫡传门徒。国内知名的竹编大师,昆明市竹编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50余件竹编作品被云南和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5.jpg




自2017年以来,每年一期的竹编培训班就由他为全乡竹编爱好者传经送宝。李加云是一个中等身材略显清瘦的中年男子,一件盘扣的黑色外衣,看上去整个人简单大方,时常微笑的面容让人觉得非常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大师”派头,李加云老师常说:“锤子不打铁匠手、篾片不划篾匠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一定要勤学苦练”,说起话来轻松幽默且富有哲理。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6.jpg




李加云出身竹编世家,少年时他便跟随爷爷和父亲开始了竹编学艺,和家里的长辈们做着竹编营生。自己是家族竹编第4代传承人,到现在已经悄然走过40余载的竹编之路。
经过近40年的积淀,他削的最薄的竹片可以搁在报纸上看到下面字、最细的竹丝可以穿过绣花针眼,他成功编织出可以盛水8千克的竹篮——能养鱼的竹篮。
竹编技艺谱新篇
雨碌乡座江、马桑坝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竹编的技艺,会传统竹编的有20余岁的青年也有80余岁的老人。然而,大家却停留在篾匠的层次,大家的编织品仅限于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一个大背篓最贵只能卖到40元,而李加云老师的作品一个单件都能卖到成千上万,最贵的竹编工艺品卖到20元钱一克,一顶竹帽子售价可到900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村民们明白了竹编工艺的重要性,积极向李老师刨根问底的学。面对众人的“取经”,李加云总会伸出援手,精心指导,村民们也在他的指引下开始了精细化的竹编。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7.jpg




其中座江村民戴德仓,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精湛的技艺参加了“云南省竹编工艺大赛”并获得全省第10名的成绩。“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已过中年的我因为竹编有幸走出雨碌到保山市参加了全省的竹编大赛,让我认识了更多的竹编能手,我会继续提高这项技艺,带领村民一起做好竹编工艺。”戴德仓高兴地说。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8.jpg




李加云老师介绍:“竹编是有灵性和生命的,一件好的竹编不是价值连城而是竹编本身所负有的寓意和内涵。”
在不断的培训和实践下,雨碌乡脱颖而出一批竹编能手,小到棋盒、杯套、再到果盘茶盒、新式簸箕背篓无一不能,万缕竹丝在竹编者的手中逐渐化作“万千情丝”,一个茶盒就可达100余元的售价,一天可编织2个,一个竹编能手一天的收入可以轻松达到200余元,优秀产品供不应求。

一探究竟,会泽竹编是怎样从生活用品走向工艺商品的?-9.jpg




雨碌乡的竹编技艺,正在悄然的蜕变,由原来的传统编织逐渐向工艺品竹编的转变,逐渐实现了雨碌竹编的艺术化、商品化、市场化。
付文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16 | 帖子:4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QQ:47833653